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白电年报|行业“马太效应”显著 包括格力在内半数公司营收缩水 康佳、惠而浦、雪祺电气业绩持续下滑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过去一年中,白色家电行业在宏观经济波动、“以旧换新”“家电国补”等政策刺激、消费需求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,呈现出显著的“马太效应”。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持续巩固市场地位,而中小企业在成本压力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冲击下,业绩分化进一步扩大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业绩分化“冰火两重天” 包括格力在内半数公司营收缩水
从业绩规模来看,白电三巨头美的、海尔、格力与其他公司一直存在着巨大差距,然而在三巨头内部,差距也依然在进一步拉大。其中,2024年美的集团以4071.50亿元的营业收入与385.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居榜首,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.44%、14.29%,相比海尔智家与格力电器也明显领先。而海尔智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9.81亿元,归母净利润187.41亿元,扣非净利润占比达到95%,盈利质量较高。相比之下,格力电器却有所掉队,不仅营业收入缩水7.26%,规模甚至还不及美的集团的一半,同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垫底,仅为10.91%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除了白电三巨头之外,2024年TCL智家通过跨界布局智慧家电进一步实现了稳健增长,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20.96%、29.58%,扣非净利润占比高达97.88%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但需要关注的是,在白色家电行业的10家上市公司中,有一半公司在2024年出现了营收下滑,除了格力电器之外,还包括康佳、澳柯玛、惠而浦、雪祺电气。其中,康佳与澳柯玛是白色家电行业中唯二亏损的公司,康佳在2024年更是巨亏32.96亿元,亏损同比扩大52.31%,近年来康佳由于传统家电业务萎缩,新兴业务尚未形成支撑,业绩频频下滑;而澳柯玛在2024年则由盈转亏,同比下滑186.56%。雪祺电气则与白电行业大多老牌上市公司不同,其在2024年初刚刚上市,而在上市首年则交上了一份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。
行业整体“高毛利、低净利” 康佳毛利率、净利率双垫底
从盈利能力相关指标来看,白电行业整体呈现“高毛利、低净利”特征,但企业间分化明显。
格力、美的、海尔作为白电三巨头依然稳居盈利能力的第一梯队,其中,格力电器以29.43%的销售毛利率与17.11%的销售净利率领跑行业。相比之下,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的毛利率分别为26.42%、27.80%,净利率分别为9.52%、6.85%,相比格力电器有所逊色,但依然领先其他白电公司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相比于行业中头部公司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,部分中小企业则盈利能力堪忧。澳柯玛销售净利率-0.61%,扣非后进一步恶化至-0.97%,反映其低毛利产品占比过高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而康佳则更是以其4.40%的毛利率垫底行业,也是白电行业中唯一一家毛利率低于10%的公司,或与其黑电、白电业务的结构变化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有关,由于其2024年巨亏超30亿元,导致其净利率仅为-34.95%,扣非后-28.84%,反映出其核心业务已陷入严重亏损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海尔智家销售费用是研发3.13倍 澳柯玛、康佳、惠而浦、雪祺电气研发费用同比减少
从费用方面来看,销售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对于推广产品、拓宽渠道的支出,而研发费用则表现了公司对于产品质量、技术创新乃至品牌的长期发展的看重程度。从费用支出的规模来看,白电三巨头依然远超过其他公司,海尔智家、美的集团、格力电器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35.86亿元、387.54亿元、97.53亿元,海尔智家以11.74%的销售费用率位列第一,而其销售费用/研发费用倍数也在行业中最高,销售费用高达研发费用的3倍。
与此同时,白电行业公司的研发费用率整体相对一致,基本在3%-5%之间。然而,2024年,有4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减少,包括澳柯玛、康佳、惠而浦、雪祺电气,分别同比减少了3.42%、16.38%、6.43%、9.09%。业绩的持续下滑甚至亏损,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对于研发的进一步投入,但长此以往也可能恶性循环,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负面影响。
惠而浦销售回款能力行业垫底 康佳存货周转天数超百天或存库存积压、滞销风险
营运指标揭示了企业日常经营的健康程度,标红数据则凸显了部分企业当下或存在一定流动性危机。
亚星相关业务办理 亚星入口 2024年,白电三巨头美的、格力、海尔的“造血”能力与营运效率依然遥遥领先其他白电公司,但在三巨头内部也存在巨大差距,美的集团2024年实现超600亿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,而格力与海尔同期则不到300亿元。而位列其后的海信家电、长虹美菱、TCL智家则分别为51.32亿元、39.70亿元、22.47亿元。
与此同时,其余公司的周转困境却进一步加剧。康佳的存货周转天数100.78天,远超行业均值,或反映其存在一定库存积压、滞销风险,若需求疲软持续,可能引发资产减值风险。而澳柯玛净营业周期79.18天,为行业最高,其低效的供应链管理或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。
更何况,惠而浦是2024年白电行业中唯一一家经营性现金实现净流出的公司,为-0.57亿元,而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49.99天,表明其较弱的销售回款能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